脱贫记|进村里"扶贫车间",菏泽七旬老两口家门口就业

2017-06-12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菏泽市鄄城县西曹村的张凤英老太太从没想过,78岁目不识丁的自己到晚年竟也能成“挣工资”的人。自从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她和老伴双双变身“打工老人”,俩人靠勤劳的双手摘下戴了多年的贫困户帽子。

张凤英老人在扶贫车间里编藤椅。

张凤英所在的扶贫车间是3.0版本。

七旬老太目不识丁

靠藤编月入好几百

清晨7点,初夏的阳光洒在鄄城县西曹村的村道上,路边星星点点的花草随风摇曳,隐约能听到近处传来的清脆犬吠。“吱呀——”78岁的张凤英和老伴曹存恩像往常一样锁上院门,携手缓步走过一条小路,来到村里的藤编户外家具加工扶贫车间。

车间里已经陆续来了老熟人,大家打着招呼,拉上两句家常,手上的活没停。张凤英笑着坐在凳子上,拿起昨天编了一半的藤椅,将未编完的藤条横向错落地编入钉好的竖向藤条里,一把藤椅慢慢成形。

张凤英的工作是编织藤椅,活不费力,对老人来说就是有些累眼。“可不能错,错了得拆了再来,编得不好不算工呢。”

老人说:“俺手慢,一天也就编两三把,手巧的年轻人一天能编七八把呢!”编一把藤椅5块钱,工钱一月一结,每个月15日是发工资的日子,上个月张凤英老人拿到了三张红票子。坐在一旁的南爱芝今年60岁,她眼力好,手也巧,一天能编八九把椅子,一个月能拿一千多块钱。

扶贫车间早上7点开门,到晚上7点还有人干活。因为是计件工资,车间实行弹性工作制,可“迟到”也可“早退”,干活的村民们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车间外,张凤英老人的老伴、77岁的曹存恩老人拿着笤帚扫着地,他负责车间保洁,一个月工资450元钱。老两口的活都不重,也没有太多技术要求,离家近,时间还相对自由。

当年坐月子吃不上蛋

如今一天吃俩

中午11点半,张凤英回家做饭,这天的午饭是野菜鸡蛋肉沫馅儿的菜拖子。早上喝了绿豆粥,喜欢吃蛋的她吃了俩鸡蛋。

“没想到能过上天天吃鸡蛋的日子咧。”张凤英老人眯着眼笑了,“以前坐月子都吃不上个蛋呢。”张凤英17岁嫁到西曹村,和老伴种地为生。两人只有一亩二分地,一年辛苦只够吃穿。十年前儿子出了车祸,伤了脊椎落下残疾,儿媳舍下女儿、丈夫改嫁。照顾卧床的儿子三四年后,家里啥积蓄都没了。如今,孙女嫁到了隔壁县城,儿子骑着电动三轮辗转各个大集,靠卖儿童玩具杂货挣钱,半月二十天的回家一次,“娃挣的钱也就够他自己日常花销,哪好开口要零花钱呢?”

苦了大半辈子,张凤英没想到,目不识丁的自己70多岁了,还能有靠自己双手挣“票子”的一天。

2015年,西曹村建起藤编户外家具和发制品加工两个扶贫车间,吸纳了不少像老人这样的贫困户当工人。如今,张凤英每月能挣三四百元,曹存恩有450元的月工资,加上每人每月100元的60岁以上老年人补助,家庭月收入过千。年底还有每户1905元的低保户补助金,以及土地流转的收入近2000元,老人感慨,“日子比从前好多了,手里有闲钱了,想买啥买啥。”

两个月前,省委书记刘家义专门到村里扶贫车间看望工人,张凤英说:“书记问咱现在一月挣多少钱,日子怎么样。我说,没想到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真是喜得不行咧!”

菏泽五万多人

家门口脱贫

像张凤英老人这样,因为扶贫车间的出现,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贫困户不在少数。

张凤英所在车间,是政府与企业共同援建的标准化“扶贫车间3.0”版本。300多平的车间里,120多名村民从事藤编加工,1/3是贫困户,每人每月收入400元到1500元。对面的发制品加工扶贫车间则是在村小基础上改造的“2.0”版本,是从当年临时搭建的发制品初加工“小窝棚”雏形上升级改造的。

西曹村党支书曹海军告诉记者,全村3513人,共有380人、149户贫困户。经过两年扶贫车间带动就业,已帮助42户、106人脱贫。

鄄城县扶贫办统计,全县新改建扶贫就业车间536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到目前直接安置和辐射带动就业67603人,其中贫困人口27039人。菏泽全市共建成扶贫车间1803个,直接安置和带动191341名贫困群众就业,使57685名群众脱贫。

扶贫车间的设立加上政策支持,推动了当地的返乡创业潮。不少菏泽籍企业家返乡创业,承包扶贫车间。车间就在家门口,村民挣钱顾家两不误,留守儿童有了父母,空巢老人有了依靠,留守妇女有了工作,村民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廖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