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人社局多措并举加强基层服务 平台建设打造“15分钟人社服务圈”

2017-10-31 文章来源:安阳市人社局

近两年,安阳市人社局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线,以服务民生、方便群众为目的,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为重点,在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大力开展“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年”、“信息化建设提升年”、“人社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全力打造高标准、高水平的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高素质的人社干部队伍,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覆盖城乡的基层人社平台服务体系,强力打造城乡居民“15分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圈”,确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对此,2016年《中国劳动保障报》《河南日报》《安阳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深入调研,高起点谋划,对全市基层平台建设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

安阳市人社局通过深入调研,针对群众迫切需要就近、方便、快捷、均等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全市基层平台服务功能薄弱、人员紧缺、设施陈旧的状况,结合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一系列便民要求,确立了“打基础、建基层、管长远”的基层平台建设工作思路。从2015年开始,在全市人社系统大张旗鼓开展“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年”活动,以基层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持续推进人社工作领域“放管服”改革,使人社事业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使人社基础建设更加坚实牢固。

为建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久畅通的长效机制,安阳市人社局把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与实际结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见》,明确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方面要给予基层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提高了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的思想认识,形成了工作合力,为推动基层平台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业务下沉工作台帐、活动实施方案、分片包干实施意见、下派干部驻点帮扶制度、定期会议制度、集中调研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实施文件,形成了具有安阳人社特色、系统规范的基层平台建设制度体系。

二、充分动员,加强督导考核,形成从上至下的强力推进态势

为确保“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2015年5月份召开了全市人社系统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干部大会,对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年活动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动员,对建设目标、具体任务、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安排。市局和各县(市、区)局都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基层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监督。通过市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分包县(市、区)靠前指挥,各县(市、区)局班子成员深入分包乡镇(街道)一线作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断加大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督促落实力度,建立了工作汇报和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基层平台建设进行单独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业绩评定、考核评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三、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基层平台硬件设施建设根本改善

建设资金不足、工作经费短缺、基层平台硬件装备差是导致基层平台服务能力薄弱的原因之一,难以推动日益繁重的人社业务充分有效开展。为此,全市各级人社部门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一方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协调解决服务场地;另一方面,对解决基层平台开展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确实存在困难的,所需经费从上级补助的就业专项资金中予以支持。同时,科学整合就业、社保等各项资金,盘活用足各种资源,积极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通过多方努力,全市共投入1000余万元,为全市115个人社服务所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扫描仪、电子屏等设备,建成社保卡助农服务点3970个。在乡镇便民中心统一设置了政策咨询、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多功能人社服务窗口,在产业集聚区设立了派驻人社服务站。在全面改善基层服务平台基础设施设备条件的同时,坚持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全市各级基层人社所(站)“名称和标识、管理体制、服务场所、工作制度和服务流程、工作内容、信息化管理”六统一和“有标识、有窗口、有人员、有制度、有设备”五有的目标。同时,市级数据中心实现了与部、省、市直人社系统全部业务经办部门、10个县(市、区)、533家定点医院(药店)、115个街道(乡镇)、168个社区实时联网,城域网覆盖率100%。经过全市系统上下努力,全市基层人社服务所(站)形象外观焕然一新,环境设施大为改观,全市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站)全部业务都实行大厅式、柜台式、一站式服务,有效保障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的大幅提升,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

四、加强配备,提升素质,基层服务平台人员队伍状况根本改观

过去,基层人社所(站)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基层平台建设的瓶颈之一。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工作队伍,人社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市基层平台人员队伍薄弱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观。一是采取下派市局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方式,分批次不间断到街道(乡镇)人社服务所任职,深入基层第一线帮扶开展工作。二是采取主动协调、强化督导、加强考核等措施,召回被乡镇(街道)借调人员回归岗位,做到专职、专岗、专用,配齐加强了基层平台经办人员力量。三是协调县(市、区)政府,使各个县(市、区)人社局对乡镇(街道)人社所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业务垂直管理。既提升了服务水平,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四是定期开展业务集中培训。大力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实施综合素质全员提升工程,对县(市、区)人社局局长、各级各单位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基层服务平台(窗口)工作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多批次轮训,全面提高人员队伍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五是与市委组织部结合,面向高校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干部统一公开招聘55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基层队伍建设。六是通过积极协调,为2512个社区(行政村)统一配备了2724名社保协管员,实现了村村全覆盖,并为协管员争取财政补贴200多万元,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调动了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人社服务直达民生末梢。

五、“放管服”结合,信息化引领,实现了人社工作重心下移业务下沉

全市通过基层平台实体化建设和服务延伸双管齐下,把能够或者允许在基层办理的业务,尽可能下沉到城乡基层。为确保各项人社业务“下得去、接得住、管得好”,市局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梳理筛选,将155项人社业务分别下沉街道(乡镇)、产业集聚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行政村)四个层级,明确业务下沉的责任人和推进时间节点,为各县(市、区)提供了操作指南。同时,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调解仲裁、社保卡等各项业务向四个层面的基层所(站)下放延伸。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已下沉到街道(乡镇)48项业务、下沉到城市社区47项业务、下沉到行政村17项业务。基层平台业务职能由最初单一的就业服务、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服务,扩大外延至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劳动监察、社会保障卡等几乎全部人社职能。同时,以“互联网+人社”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拓展就业服务网络与“金保工程”各相关业务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三级网络、多项应用、四项功能”的就业信息网络,初步建成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覆盖城乡的基层人社平台服务体系,打造了城乡居民“15分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圈”,全市400多万城乡居民能够就近就地享受到规范、便捷、高效、贴近式、贴心式的人社公共服务。

六、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大力开展“惠民政策进万家”大型系列宣传活动

2016年,根据省厅统一安排部署,安阳人社系统深入开展“政策集中宣传活动”,得到了各界群众,特别是基层一线群众的充分认可,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年初,局党委在对2016年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时,认为“政策集中宣传活动”效果明显,群众需要,非常有必要进一步谋划完善,使环节设置更加合理,内容设置更加科学,相互衔接更加通畅,活动安排更加有序,在惠民宣传、服务民生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经过统筹谋划,局党委决定继续在全市开展人社政策宣传活动,并纳入新一年总体工作思路,最终定格为“惠民政策进万家大型系列宣传活动”。成立了宣传工作组织机构,一个总领导小组,7个专项小组,在工作方案中,设计了前期准备、组织实施、总结表彰3个阶段,规定了灵活多样的5种宣传途径,最大限度的激发各级各单位的宣传积极性。半年来,全系统共组织各类宣传活动580余次,出动人员2900余人,受众总人数61万余人。印制各类政策宣传页121万余份,书籍手册6万余本,制作宣传标语1000余条,宣传版面900余块。成立政策宣传队120余支,政策讲解员600余人,开展业务培训160余场,培训职工3200余人次。12333接听群众各类来电3.9万人次。“安阳人社”、“安阳12333”、“安阳社会保障卡”三个微信公众号推送活动新闻24条,回复微信留言1800余条。举办10期在线访谈,现场问题回复率均到达到100%。人社局与安阳电视台合作的《直播安阳》“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栏目,已开播近两个月,累计播出节目30多期,社会反响强烈,群众好评如潮,聚集了大量的收视群体,宣传成效显著。人社局将继续努力,把栏目做的更好。

下一步,安阳市人社局将继续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持续深化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线上服务大厅”与“线下服务中心”的有序对接,在服务场所标准化、管理服务规范化、业务办理信息化、人员队伍专业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确保城乡人社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