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选手渡过心理第一关——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心理学教授徐大真

2017-09-13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当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开赛日期日益临近,参赛选手该如何渡过心理这一关呢?

“任何竞技选手的成功或失败都是其技术、身体与心智能力的综合表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心理学教授徐大真说,在技能水平相当时,心理技能优秀者通常会赢。在精细化操作和激烈的竞技活动中,心理因素更重要。

20158月,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对第43届世赛我国29个参赛项目专家组长问卷调查发现,选手自身技能水平和选手心理素质并列为失分的首要影响因素。

徐大真说,世界技能大赛具有赛程长、精细化程度高、操作难度大、赛场情况复杂的特点,是技能高手之间的激烈竞技活动,对选手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更加具体:选手应该合理分配心理资源,提高动作的精确性与稳定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干扰能力和抗压能力等。

徐大真说,选手参赛前的心理训练,简言之就是“一增一减”,所谓“一增”就是增强选手的竞赛心理应变能力与获胜自信心,“一减”就是降低选手竞赛压力与负面情绪,激发选手参赛动机,提高其竞赛成绩。

“在重大赛事前,选手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有压力是很正常的,即使经验丰富的选手也不例外。但选手要了解外部压力的特点,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化解压力。”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心理学专家团队通过对第42届、43届、44届我国参赛选手研究发现,在集训冲刺阶段,我国选手共性突出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注意集中能力不强,抗干扰能力差;自信心不足,担心操作失误;心理倦怠,感觉疲劳,训练效率低;压力大,情绪焦虑。这些心理困扰不仅影响集训效果,更有可能给大赛成绩带来负面影响。

徐大真表示,选手心理因素作为竞赛保障因素之一,单靠心理因素赢得比赛是不可能的,但因心理因素输掉比赛却是可能的。因此,选手的心理问题应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才能保障参赛选手立于不败之地。

徐大真以第43届某位获得银牌的选手为例阐释说,该选手在集训冲刺阶段,就曾出现过“高原现象”。

20156月初,教练组发现,该选手对比赛规定的时间把握不好。无论怎么练习,在大赛规定的时间内,他的操作任务一直完成不了,且技能水平呈不升反降的趋势,选手压力倍增。技术专家团队也非常焦急,请求心理学专家团队的援助。

“我们通过现场研究,再追踪研究该选手国内选拔赛84比赛时的心理测试结果,发现该选手执行多任务的能力较差。基于此,我们建议教练组制订更为细化的比赛方案——将整个比赛过程分解为37个流程,每个流程含技能操作要领、技术要求、时间控制点,分解后的流程使得操作重点和难点一清二楚。”徐大真告诉记者,根据这个流程训练,选手当天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品。

距离第44届世赛开赛的日期越来越近,徐大真忙碌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个集训基地。同技术专家一道,了解每个项目选手的心理状态,科学、准确分析选手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已经成为徐大真的日常。(星伟)